最新目录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历史思考现实思考理论思考(4)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三,现实是历史的结果,又是未来的先兆,现实思考要从“结果”的缘由中寻找前行的路标。从现实需要中提出研究课题,再从现实存在的线索入手展开

第三,现实是历史的结果,又是未来的先兆,现实思考要从“结果”的缘由中寻找前行的路标。从现实需要中提出研究课题,再从现实存在的线索入手展开对历史的研究,这是一种“从后思索”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来的。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拓展。历史尽管已经过去,但并非烟消云散、与现实毫无关系,而是以一种更成熟或浓缩、变形的形式存在于现实之中。因此,现实是认识历史的一把钥匙,就像“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56页。。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时指出:“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复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55—756页。他进一步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这些形式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3页。这就是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从对现实的认识开始认识历史。

同时,现实又是未来的起点。现实既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过去,又以萌芽或胚胎的形式包含着未来。马克思指出:“如果说一方面资产阶级前的阶段表现为仅仅是历史的,即已经被扬弃的前提,那么,现在的生产条件就表现为正在扬弃自身,从而正在为新社会制度创造历史前提的生产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3页。因此,从现实社会出发去考察过去的历史,“这种正确的考察同样会得出预示着生产关系的现代形式被扬弃之点,从而预示着未来的先兆,变易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453页。。这说明,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不仅是面向过去的,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现实,就不仅能合理地说明过去,也能够科学地预见未来。

第四,现实思考重在寻找历史的智慧和启示。以史鉴今、述往思来,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管子云:“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司马迁说自己著《史记》,是为了“述往事,思来者”,“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史记》的产生,适应了汉朝加强中央集权、建立统一大帝国的客观需要。司马光说自己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前世之盛衰,考当今之得失”,也是面对宋朝当时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为加强皇权统治而服务的。总之,这些都不是“为历史而历史”,而是努力从过往的历史中寻找有益于现实的智慧。

我们党历来强调党史研究为现实服务的基本属性,注重党史研究的现实性品格,总是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历史进行研究和总结,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道路与经验,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新境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多次系统研究和全面学习党的历史,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两个历史问题决议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邓小平多次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目的是通过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得失成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努力寻找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5年4月,他说:“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因此,当时迫切需要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史的研究。而这次深入研究,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问题、困难和挑战,需要加以有力应对;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有大量新鲜经验需要总结,理论上需要对新的实践和新的经验进行概括,工作上更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因此,党史研究重点必须转移到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上来。

总之,现实思考是站在现实的立场上去重新回望历史,从现实的要求去重新思考历史,从而发现历史崭新的一面,发掘历史新的意义,寻找历史新的价值,进而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升华中把握未来,开辟前进的道路。这就是现实思考的价值所在。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网址: http://www.ddzgsyjzz.cn/qikandaodu/2021/0409/521.html



上一篇:新时期红色湘女精神传承的动力机制研究
下一篇:问题教学法在中国当代史教学中的运用与拓展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当代中国史研究版面费 | 当代中国史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