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历史思考现实思考理论思考(2)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二,以历史演进的客观过程为根本依据,从纵的方向对历史探本求源。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

第二,以历史演进的客观过程为根本依据,从纵的方向对历史探本求源。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4页。。这一论断强调,人类社会历史不是单纯存在于一定空间的“事物集合体”,而是空间与时间相统一的“过程的集合体”,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今天是昨天的继续,昨天是前天的继续。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一段历史的时候,首先要把这段历史本身作为一个过程动态地看待和叙述,说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个中变化。同时,更要把历史放到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从历史的总体过程、历史的发展阶段出发去思考历史,达到对历史的探本求源。

这里,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追溯历史的本源,把握历史的全貌。我们研究某一段历史,认知某一段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往往需要追溯更早的历史,以明了历史的来龙去脉,说清历史事实的源流。例如讲党创立的历史,我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提出其历史大背景要从1840年讲起,这不是说以往的党史著作关于党诞生的历史大背景从五四运动讲起或从辛亥革命讲起就不对,而是说那样讲还不能更全面、深入、本质地阐明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只有从1840年鸦片战争讲起,才能回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重大事件的真正源头。因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之开局,是中国历史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全民族觉醒、以各种方式救亡图存、寻找复兴之路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一种伟大的历史潮流和不懈的人民求索中诞生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还有一个例子。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过程中,最核心、最难的问题就是如何客观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讲清楚他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为此,陈云提议,不能单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而应该从党成立60年间的历史来看毛泽东的贡献,所以《决议》应该增加对新中国成立以前28年历史的回顾,把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60年中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这样再说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取得了胜利,就更能说服人了。事实也的确如此。

二是不能割断历史,甚至否定历史。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割断甚至否定了自己的历史,就像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失去了自我。这一点对于中共党史研究就更加重要。近年来有一股思潮,否定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特别是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必须加以批判。比如,改革开放无疑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犯错误的否定,但这并不是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并不是否定社会主义改造及此后的整个历史。因为,尽管当时有“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一些失误和挫折,有“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但更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党和人民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纠正,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外交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我们必须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发展,为改革开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这是改革开放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总之,历史的客观实在性以复杂的形态,表现在纵横交错的历史时空之中,是时间和空间相统一的整体。我们研究中共党史,就要在空间和时间的双重坐标中,拓展研究视野,延长研究视线,既要注意弄清横方向上各要素、各部分、各条件、各事件、各人物的相互作用,又要弄清纵方向上各阶段、各环节的综合作用,从而全面、客观、辩证、发展地思考历史,更好地分清历史的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支流与主流,明确历史前进所开辟的方向与道路。所有这一切,应是历史思考所追求的大目标。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网址: http://www.ddzgsyjzz.cn/qikandaodu/2021/0409/521.html



上一篇:新时期红色湘女精神传承的动力机制研究
下一篇:问题教学法在中国当代史教学中的运用与拓展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当代中国史研究版面费 | 当代中国史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