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文学与非虚构的密切关系(2)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我国古典文学中,那些从事非虚构文学写作的前辈,早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发掘,并卓有成就。司马迁的《史记》应该是中国早期“非虚构文学”中

在我国古典文学中,那些从事非虚构文学写作的前辈,早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发掘,并卓有成就。司马迁的《史记》应该是中国早期“非虚构文学”中,既“以年为经”又“以人为经”的文学经典;那130篇、55万余字的作品,从五帝至汉初,写了那样多的人与事,多数是精品。如《项羽本纪》,通过项羽这个个性鲜明的风云人物,使读者对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的形势、战争的残酷有了深刻了解。楚霸王项羽叱咤风云一生,可写者很多,但是司马迁只是选择其重要情节、细节、故事,来突出项羽的特异个性。例如项羽少年时代,学书不成,学剑也不成,他的理由是“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他要学万人敌——兵法。路遇巡游的秦始皇,虽然声势逼人,他不仅没有敬畏之心,反而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也!”从这两个细节,就鲜明地突出了当时还是个少年、未来的西楚霸王与众不同的霸气。项羽身经70余战,每一场战斗都是动辄歼敌数万、数十万,极其激烈、残酷,但是,司马迁只选取了几场有代表性的战斗来描写。例如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引领楚军渡河,从劣势转败为胜,大败秦军的“巨鹿之战”,是那样有声有色。本来是陷于失败的 “垓下之围”,却用“霸王别姬”“不肯过江东”几个情节,把一个在历史上属于失败的人物写得比胜利者刘邦还动人,使他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魄能传之久远。

这是司马迁在掌握了大量素材后,运用他的文学技巧来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结构、剪裁、抒写的作用。

远在秦、汉之际,还没有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但是我们的文学先辈,就在“非虚构文学”中,熟练地使用情节、细节来塑造人物,选择故事了,并影响了后来的小说的出现与发展。

如今一些对“非虚构文学”所知不多的人,把情节、细节、塑造人物、结构故事,看成是小说家的创举、专利,那是本末倒置。

20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约翰·霍洛韦尔也提出了“小说家的技巧和如实客观报道的新融合”的“非虚构小说”。名为“非虚构小说”,但是有一条不可动摇的重要原则:“拒绝创造非虚构的人物和情节”,作者只能是“综合了小说和自传和新闻报道的各种特点”,“从而增加‘非虚构文学’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从《春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古典作品开始,在写作手法上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以年为经”到“以人为经”的写作过程。“以年为经”时,条理分明,时代的发展进程清晰;“以人为经”时,那些个性鲜明、事迹突出、叱咤风云,甚至影响千古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发展到宋代,袁枢编著的《通鉴纪事本末》,以及后来陆续出现的《左传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等又在写作手法上有了新的开拓,进入了“以事为经而始末具载”的非虚构文学新领域。

这“始末具载”的写作手法,融合了前人编年、写传的特色,把事件充分展开来写,也就使得所写的题材中的情节、人物、故事都能更加详尽地得到体现。那些在忠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精心描述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人物,选取既真实又生动的故事来感染读者,引领读者进入深层次思考的历代“纪事本末”,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自司马迁以来,优秀的“非虚构文学”,我们应该认真研读,定可从中得到启示。

我在1987年至2009年写作、修改那部55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解放大西南》时,就是采用了中国古典纪实文学和约翰·霍洛韦尔提出的“增加‘非虚构文学’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的写作手法,才引起了众多读者的浓厚兴趣。但是也有人,对我运用小说技巧所描写的人物、事件的真实性表示质疑,一位评论家就武断地认为:“有过度想象或虚构之嫌,如大量描写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对话,而缺少相应的注释或引文说明,似为历史小说之作法,令人有编造、杜撰之嫌。”

他对非虚构作品的真实性的要求,可以理解。但是我确实是信守“非虚构文学”必须遵守的“拒绝创造非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原则,根据史实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对话。

例如对于《解放大西南》中用了较大篇幅描写的领导云南起义的卢汉将军,就有人在既承认这位重要人物描述得真实、性格鲜明的同时,又提出怀疑:“他起义前后的犹豫、彷徨心态,与一些人的对话,是从哪里得来的?这在当时都应是绝对机密,你怎么知道得那样详细?何况你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当时还远在几千里外的赣粤边境。是否有所虚构?”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网址: http://www.ddzgsyjzz.cn/qikandaodu/2021/0408/514.html



上一篇:西流为打结的历史松绑
下一篇:国殇新义的赋格熊育群己卯年雨雪的文化蕴含解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当代中国史研究版面费 | 当代中国史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