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改革开放史视野下的外交史研究(3)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研究决策意图不能止步于描述决策者对具体外交议题的处理方案,还要解答其背后的深层次动因或逻辑。中国外交决策的独特性在于决策者处理内政的思路

研究决策意图不能止步于描述决策者对具体外交议题的处理方案,还要解答其背后的深层次动因或逻辑。中国外交决策的独特性在于决策者处理内政的思路,会对外交议题的处置思路、方案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某些外交决策就是处理内政议题而产生的副产品。改革开放之初,决策层在发展中美关系还是开启中苏缓和之间的权衡,实质上是在美国和苏联之间选择现代化的借鉴对象,是经济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等内政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叙生:《我亲历的中苏关系正常化过程》,《百年潮》1999年第4期。。

外交史研究需要重视史料搜集的多样化与鉴别。改革开放以来的档案尚未解密,少量已经出版的正式文献大都是对档案的零星摘编,无法反映档案等史料的全貌,因而史料搜集的多样化变得十分必要,其突破口在于挖掘当事人的回忆录和口述史。口述史料有很强的线索作用,但又有相当的主观色彩。受访者的陈述会因为时间跨度,在时间、细节上出现模糊、错漏等情况,对亲历事件的自豪感、荣誉感可能导致陈述集中在自我和局部的视角。有些受访者会因兴趣点或工作习惯等原因,遗忘事件甚至拒绝访谈。这决定了口述史料搜集的难度和严谨鉴别的必要性。研究者既要掌握访谈技巧又需多方的史料对比,既辨别事件的真伪和精确度也要破除口述史料的主观性缺陷,让口述事件在整体的叙事框架中找到真实合理的位置。例如,围绕1982年中苏关系缓和的决策会议,相关文献都提供了“夏天”“7月、8月间”这种模糊的时间表述*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6页;《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35页。,一直令相关研究者疑惑为何中美“八一七公报”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却只出现了中苏关系的决策会议。直至与新出版的回忆录比对,才澄清了当时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对美政策,对苏政策是中途添加的新议题*《战略对话:戴秉国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9页。。

外交史研究需要更新史料解读的方法。外交史涉及各级领导人和各类职能部门,围绕它们所形成的史料,带有极强的个人语言风格与行业术语特点,增加了解读难度。相关研究常常存在两种相反的解读趋势:一种是依赖政治话语体系摘抄和汇编史料,无法形成独立的学术解读,要么成为政策宣讲的注脚,要么只能巩固既有的解释,缺乏足够的学术创新;一种是过分解读史料中的细节,将决策者或职能部门的常规行为视作精心安排的布局,从而陷入全面理性模式的解读。要避免这些误区,需要在研究技巧上遵循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原则。所谓一般性是指,中国外交是中共领导下涉外工作的分支,其理念和行为的根本逻辑只能在党史的范畴内得到解答。这要求研究者要系统了解中国决策层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以及领导人的决策兴趣、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例如,邓小平常以“打牌”比喻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其本意是强调中美关系关乎国家的安全战略与现代化战略,因而是战略定位。若刻意按照桥牌规则强加解读,则会扭曲决策者的实际用意。唯其如此,才能将政治话语体系转换成大众语言或学术语言。所谓特殊性是指,改革开放开启了外交工作的职业化进程,外交职能部门的功能和业务极大拓展,制度规范逐步创新,共同构成了外交史研究在微观层次的诸多新课题。这要求研究者对职业外交有专门的知识储备,并经常性地借助外交学、行政学或管理学的理论,解读外交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运作方式与规范、工作技巧、风格和术语。例如,领事保护作为中国外交的新生事物和新课题,就涉及撤侨机制、海外司法援助等新的术语和新的行政制度的研究。对此类微观层次的史料解读,需要借助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外交史研究应重视发掘微观细节。中国的外交史研究存在一种路径倾向,即将外交部的工作等同于国家的全部外交行为,但这在常识上就无法实现自洽。外交不仅涉及纵向的决策机构、协调机构、执行机构等,还包括横向的情报系统、国防军事系统、经济文化教育系统等。忽视社会、政治结构的复杂性,就无法总结出外交决策和国际关系的根本规律,得出的逻辑在解释现实时,经常遭遇“集体性失明”的尴尬*① 牛新春:《集体性失明:反思中国学界对伊战、阿战的预测》,《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4期。。所以,外交史研究要破除概略化、简单化的解释模式,重视对事件复杂性的研究,突破“国家”这个模糊的宏观概念,以微观史学的视角揭示外交的多层次、宽领域,以规避单一视角下将历史简单化的风险*② 邓京力:《微观史学的理论视野》,《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建交以来的中美关系史证明,中国对美政策并非完全是“国家”的理性思考,而是决策层讨论、博弈的结果*③ 《徐向前年谱》下卷,解放军出版社,2016年,第537页。。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网址: http://www.ddzgsyjzz.cn/qikandaodu/2021/0128/427.html



上一篇:从一个编辑出版者的自述看老编辑家的精神风尚
下一篇:德国当代史研究的重镇:慕尼黑—柏林当代史研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当代中国史研究版面费 | 当代中国史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