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文_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由 2. 研究综述 3. 研究资料与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家世和主要经历 1.1 家世和教育经历 1.2 在北京大学的工作经历(1960—19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由

2. 研究综述

3. 研究资料与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家世和主要经历

1.1 家世和教育经历

1.2 在北京大学的工作经历(1960—1974)

1.3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作经历(1974—1998)

1.4 退休生活(1998—2020)

小结

第二章 科技史研究

2.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及尝试

    2.1.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

    2.1.2 科技史研究的尝试

2.2 关于古代仪器的考证、复原

    2.2.1 有关黄道游仪的考证、复原

    2.2.2 有关水运浑象仪与候风地动仪的考证、复原

    2.2.3 有关水运仪象台的考证、复原

2.3 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2.3.1 关于机发论的研究

    2.3.2 关于《灵宪》天体物理思想的研究

    2.3.3 关于《管子·水地》的研究

2.4 关于科技汉语史的研究

    2.4.1 缘起——“一字师”

    2.4.2 实践——科技训诂

    2.4.3 集裘——《科技古汉语》

小结

第三章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3.1 科技史学科建设

    3.1.1 筹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3.1.2 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工作

3.2 科技考古早期的建制化

    3.2.1 组织建立考古协会

    3.2.2 科技考古教学工作的尝试和学术交流

3.3 人才培养

    3.3.1 人才培养的理念

    3.3.2 人才培养结果

小结

结语与展望

1. 结语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李志超先生年谱

附录2 李志超先生著作

附录3 李志超先生指导的科技史研究生名单及学位论文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李志超(1935—2020)先生长期从事科技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当代著名科技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研究的开拓者。李先生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开鲁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光学、光谱学并领导高级物理实验课;1975年进入《梦溪笔谈》译注组,从而开始进行科技史研究。1980年与陈光共同建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与结构中心多位老师共同成立科技考古协会,198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理事等职位。就学术研究而言,李先生长期致力于科技史研究,在天文学史、古代仪器复原、中国科学思想以及科技古汉语等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科技古汉语的重新释读是其中很多重要成果的基础,也是李先生科技史研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李先生发表科技史相关论文几十篇,参与撰写或者编撰的著作10余部。代表性成果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机发论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证明了中国古代相关计时技术世界第一;关于机发论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控制机理有独特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在中国科大科技史学科的早期发展中,李先生承担学术组织工作,为学科的创立和初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科技史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带着学科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李先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学科和全国科技考古协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为科技考古专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发展起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章关键词:李志超,科学技术史,科技考古,学科建设,

作者单位:章燕辉 

论文DOI: 10.27517/d.cnki.gzkju.2021.001657

论文分类号: K825.81;N09

相关文献:李志超教授在科技考古领域的重要贡献.《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宋代水运仪象台天柱系统传动特性.《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张衡候风地动仪新探.《机械设计与研究》
宋代水运仪象台研究与复原中的两个问题.《自然科学史研究》
三议候风地动仪.《寻根》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网址: http://www.ddzgsyjzz.cn/qikandaodu/2021/0818/655.html



上一篇: 中国通史论文_当代中国史理论研究的学科建设
下一篇: 世界历史论文_明代洪武永乐年间中朝官方贸易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当代中国史研究版面费 | 当代中国史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