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研究的新向度(4)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新疆多民族文学跨族际传播效果研究 从宏观上看,人类传播具有目的性,它实质上是个人、群体、组织和国家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文化手段。

(四)新疆多民族文学跨族际传播效果研究

从宏观上看,人类传播具有目的性,它实质上是个人、群体、组织和国家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一种文化手段。无论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文学传播,总会产生效果,只是这种效果或大或小、或潜或显、或长或短、或正或负而已。文学传播效果又可分为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直接效果是指对受众个体的影响,如在认知、心理、行动等层面所受的影响。间接效果是指文学传播通过受众个体这一中介最终对社会施加的影响。制约文学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政治环境的稳定性,族群关系的和谐性,传播主体的信誉度与权威性,传播内容是否接地气、合潮流、顺民意,信息载体是否丰富、是否符合受众需求,传播对象“接受屏幕”的品质以及能动性的高低等,都在不同层次上以不同的力度影响着文学传播的效果。实践证明,有效的文学传播可以丰富个体的思维活动,完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提高审美能力。对于社会尤其是多民族社会而言,跨族际文学传播可以丰富并拓宽族群之间交流交融的渠道,可以增强不同族群的个体对其他族群文化的认知能力并进而提高对彼此文化的欣赏度和认同感,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强化社会趋同效应。在多民族地区,主流文学传播的流量越大、覆盖面越广,群体成员之间互动交流的频率就越高,形成文化一体化意识的基础就越好。尤为重要的是,文学传播与政治传播、宣传教育不同,它主要诉诸于人的情感,文学所承载的思想、价值、政治、道德等内涵都需要经由情感这个中介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文学的跨族际传播中,各民族受众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情绪受到感染,心灵引起共鸣,就会喜爱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意境、情调,进而潜移默化地认同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观、历史观、国家观、价值观。也就是说,文学跨族际传播有利于各民族受众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巩固。

但是,文学传播效果研究又是难度很大的课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文学传播的接受是一种个体行为,其方式、广度、深度、种类、角度等都因人而异。再则,文学传播效果具有潜隐性和滞后性,一部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另一民族文化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和文学实验来检验其被接受的程度,但它究竟在哪些方面产生了什么程度的影响,往往很难论证。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我们一般很难在某一个因素与某一个结果之间建立单纯的线性因果关系。因此,对文学传播效果的研究,可能主要应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从宏观视角观察文学传播对族群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且是把文学传播作为众多影响因素之一对待;二是在微观层面采用某些实证方法,研究具体作品对接受者在认知、审美等方面的影响。

尤其需要明确的是,跨族际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比单纯族内传播复杂得多,它同时受到民族差异、受众所属社会类别差异以及受众个体差异的影响。

三、新疆多民族文学跨族际传播研究的打开方式

黑格尔曾说:“在生活中我们有了目的,于是便反复思索达到这个目的的种种方法……按照目的,我们便决定达到这目的的手段或工具”①详见黑格尔著《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89页。。传统的文学研究,无非是遵循两大基本路线:一是从有效的理论出发观照文学现象,根据其与理论的符合度判断价值与意义,具体思维方法是演绎式的;二是从具体文学现象出发,经由归纳式分析上升到理论高度,达到把握规律性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这两种思维路线也常常混合使用。当我们把研究向度转向传播研究时,不仅视域大为拓宽,而且影响因素也大为增加,这就需要更多地借助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实际上,传播学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曾把传播学形象地比喻为学术研究的“十字路口”。

(一)文献研究是基础

回顾近几十年来新疆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学术界往往比较重视即时文学评论和基于部分文学现象的理论概括与阐述,甚至于某些研究成果不过是国外理论方法的操练或国内某些研究模式的搬用,而新疆文学只是充当佐证材料和分析案例的角色。新疆当代文学研究缺乏坚实的基础,即文献的系统搜集与整理。实际上,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重论著而轻资料的倾向。研究新疆当代各民族文学跨族际传播现状,需要搜集大量有关文学翻译、出版、评论、改编等方面的文献与数据;研究文学传播的发展历程,更离不开有关文献与数据,它是研究者知晓过去的最重要的方式。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网址: http://www.ddzgsyjzz.cn/qikandaodu/2021/0629/596.html



上一篇:近十年来长篇小说的新古典叙事
下一篇:最后的超越记高王凌先生新作超越史料学派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当代中国史研究版面费 | 当代中国史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