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当代“药茶”研究评析(4)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5] 朱永兴.茶的功效及其运用(一)[J].中国茶叶加工,2010(3):43-45. [26] 朱永兴.茶的功效及其运用(二)[J].中国茶叶加工,2010(4):49-53. 药茶也叫作“茶剂”,指将植

[25] 朱永兴.茶的功效及其运用(一)[J].中国茶叶加工,2010(3):43-45.

[26] 朱永兴.茶的功效及其运用(二)[J].中国茶叶加工,2010(4):49-53.

药茶也叫作“茶剂”,指将植物的花、根等洗净后直接泡用,或者将中药材与茶叶结合,采用不同工艺制作成粗末茶、块状茶、袋泡茶等多种茶剂,以沸水冲泡或加水稍煎后饮用达到治疗疾病或者保健养生目的的一种传统中药剂型。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以茶或代茶品治疗疾病的做法[1]。唐代的《唐本草》明确了茶的药效,在本草药学中将茶单独立条出现“茶药”一词[2]。北宋《太平圣惠方》首次出现“药茶”的概念[3]。元代药茶已经形成了体系,是药茶蓬勃发展的一个时期。明代《普济方》中记录了药茶专篇[2],《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大量茶方,并且出现了研究药茶的学者,元明时期是药茶发展的鼎盛时期。近代西学东渐,随着封建社会体制的衰微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被视为落后的象征,被列入“废止”之列。“药茶”这件依托于中医中药的瑰宝,也被遗弃尘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茶疗”理论的提出,王老吉凉茶、碧生源减肥茶等产品的广受好评,人们又重新审视和研究“药茶”。与以往研究不同,这些研究重点关注应用现代临床、实验、理化分析等方法,研究药茶的功效、制作工艺、不良效用等方面。1 药茶的功效1.1 药茶的作用机制 不同的茶和不同的中药材组合起来显然有不同的疗效,这里只列举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前人进行了详细研究的药茶。①六仙饮[4]:是由西洋参、麦冬、枸杞子、丹参、杭白菊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滋肝明目、补血活血、养心安神的功效。②芪参补气药茶:是由黄芪和党参为原料组方制成的药茶,通过温和的抗氧化、清除活性氧的作用来抑制线粒体磷酸转运体从而保护线粒体,以此来维持机体氧化与抗氧化平衡[5],保持机体健康。③畲药食凉茶:食凉茶在畲族是常用药材,分布在浙江、江西等地,于2005年被收录在中药炮制规范中,属蜡梅科蜡梅属,具有解热、镇痛、抗菌、抗炎、镇咳的作用[6] 临床研究1.2.1 调理偏颇体质 宋和平等[5]通过全国10所一致性测评单位对《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中推荐的21种药茶进行了实践测评,结果口感满意率为98.3%,接受度满意率为97.9%,症状改善率为100.0%,体质疗效指数有效率为76.8%。缪佳等[7]研究气虚质病例,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没有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体质评分明显下降。徐淮[8]研究气虚质人群,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没有明显变化,气虚治疗组治疗后体质评分明显下?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有研究对病例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9]。潘铨等[10]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结果两组病人血压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戈义峰[11]对冠心病高脂血症病人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病人血脂水平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于对照组。刘满元等[12]对11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病人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对照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脂总达标率均低于观察组 治疗脂肪肝 洪慧闻等[13]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临床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72.7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梁亚飞等[1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人分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08%,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王德学等[15]对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分组研究,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病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C、三酰甘油(TG)以及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均明显降低,治疗后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便秘及肥胖 陈川等[16]对肥胖男性大学生随机分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压、心肺功能显著改善,体重、体质指数(BMI)和体脂百分比显著降低,胰岛素(INS)和瘦素(LEP)浓度显著降低。彭玉清等[17]对多发性硬化(MS)病人进行研究,结果病人的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TG、TC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影响药茶的因素——制作药茶的工艺茶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茶叶的提取有很多个步骤,每一步都可能会对最后提取出的药茶造成影响。目前国内可以获得的茶叶提取物制备工艺报道,大致有以下几种:①溶剂提取、金属离子沉淀富集、酸溶解、有机溶剂萃取、回收溶剂、干燥[18];②溶剂提取、回收浓缩、氯仿萃取脱除咖啡因、乙酸乙酯萃取[19];③浸渍渗漏冷提取、二级萃取、二级柱分离[20]。药用级茶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茶叶选择→提取→过滤→碱沉→酸溶→萃取→浓缩→干燥→粉碎→包装。其中比较关键的是茶叶的提取,除此之外,通过分析茶叶提取物中茶多酚尤其是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也可以研究不同药茶的作用强度或同一药茶最适宜的获取时间以及比较提取工艺的优劣等,从而有助于完善药茶的提取工艺 选择 不同产地、季节、加工方式、批次茶叶的主要成分含量是不同的。王伟影等[21]以芦丁为参照物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畲药食凉茶中的黄酮类成分并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不同月份的食凉茶中黄酮类成分质量分数差异比较明显,食凉茶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和8月 提取 不同的药茶提取过程也不尽相同,药茶的提取不仅要提取活性成分,更应设法保留茶香,提高口感。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都会对茶多酚造成影响,茶多酚热敏性高,很容易受到影响,且提取时间不宜过长。唐健民等[22]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神木天坑五棱苦丁茶、苦丁茶、异叶梁王茶总黄酮进行提取,并测定3种药茶的总黄酮含量。研究发现乙醇浓度、温度、时间、超声功率、超声频率等因素都会对黄酮的提取造成影响,结果苦丁茶、五棱苦丁茶和异叶梁王茶总黄酮含量分别是10.61%、4.98%、15.73%,其中异叶梁王茶总黄酮物质最多。肖作为等[23]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药茶中茶多酚的含量并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复方药茶粉碎成20目,提取2次,第1次加16倍量水,92 ℃热浸25 min,第2次加12倍量水,热浸25 min,不断搅拌,合并滤液定容,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茶香,工艺科学、合理、可行 研究黄酮类物质含量 延永等[24]采用5种黄酮提取方法对苦丁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乙醇回流提取法(12.43%)>超声波提取法(9.16%)>微波提取法(8.68%)>热水提取法(6.42%)>碱液提取法(4.63%)。其研究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的含量最高,但是其乙醇回流时间需要2.5 h,时间较长,不利于黄酮的大量提取。在进行药茶的选择时,不同产地、采用季节、加工方式、批次等条件会对药茶的质量造成影响,药茶中茶多酚等成分尤其是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也是测评药茶提取工艺的一种重要方法。3 药茶使用不当会造成危害诚然药茶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且具备其配伍精简、药力专一、饮用方便、口感好、疗效稳定、有效成分易于析出等优势,但仍要谨慎使用,因为药茶的使用不当会造成?凉茶饮用不当 近些年来王老吉等凉茶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热门饮品,作为药茶的一种,王老吉等凉茶的本质是一副中药处方,其中包含了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药材。首先,它有许多好的功效,清热利咽、去除湿气,尤其在夏天时可以缓解身体的燥热,但是凉茶性寒,本就脾胃虚寒的病人服用以后很容易肠胃不适,继而引发严重后果;其次,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不能都用同一方法去处理,使用不当的话,即使无毒的中药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给身体造成伤 泡茶时滥用药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对于保健非常重视,常常在泡茶时加入一些中药以达到保健的目的,比如胖大海可以润喉、甘草茶清热解毒、橘皮茶消炎化痰、人参茶补元气[25]等,但是很多人对这些中药材仅仅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目去使用,这显然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比如胖大海是纯粹的中药,只适用于风邪热毒作用到咽喉发生的声音嘶哑,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声音嘶哑服用胖大海是无效的[26],且可能会产生胸闷等不良后果;而甘草茶虽然清热解毒,但长期服用会导致水肿以及血压升高,所以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的人们应该更加注意,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橘皮茶虽然消炎化痰,但是橘子的生长过程中为防虫害往往使用了大量农药,一定要确保清洗干净再使用;人参茶可以补元气,但是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虚不受补等。所以,药茶要依照病情与体质饮用,最好请教医护人员,辨证清楚后才能饮用,切勿盲目乱饮 不合理的饮茶习惯 很多人喝茶比较随性,可能会导致身体有不好的反馈。首先,睡前饮茶容易摄入过多咖啡碱从而导致睡眠障碍,对患有失眠症或神经衰弱的人尤为严重;其次,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容易造成胃液稀释,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最后,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茶水过浓,就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 药茶与其他药物或食物同服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首先,药物最好不要用茶水送服,因为茶叶中所含的鞣酸很容易与药物中的生物碱发生作用形成不溶的沉淀,从而使药不能被人体吸收,发挥不了药效。而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都是生物碱,因此含有这些成分的药和茶水同服,就会发生沉淀而影响药效的发挥;其次,药茶与西药同服可能会使得中药材里的某些成分与西药里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物发挥作用;最后,药茶与某些食物同服也会造成身体的不良反应或者药物药效的流失,比如饮用清热解毒的药茶时,要避免食用油腻、带有腥臭或辛辣味的食物。每个人的体质以及身体状况不同,所以不同的中药材在不同的人体发挥的作用也不可一概而论,运用中药泡茶当然可以达到保健的目的,但是必须因人而异,中药茶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服用,要慎重选择。4 小结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人们对传统药茶剂型的掌握以及新技术的出现,药茶的发展如火如荼。出现了许多以药茶提取物为原料的药物,如心脑健片、心脑健胶囊、茶色素胶囊等。近10年来有很多关于药茶的文献,主要包括对药茶的发展史、制作工艺、有效成分提取及分析、临床实验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在临床应用方面研究最多,且大多得出了药茶有效、方便且副作用小的结论,药茶也逐渐在临床中被应用,尤其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但是,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于药茶的治病功能,对于药茶成分用于防病的研究较少,且契合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这方面研究可以加强。除此之外,针对药茶的生产及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对药材适应证、禁忌证等的考虑仍然有待加强,也可继续深入研究。药茶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其味道好、方便饮用、具有保健功效,风靡于当今社会。药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促进彼此更好地发展。而药茶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从细微处,人们生活的细枝末节来阐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小见大,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乃至复兴助力。参考文献:[1] 付刚.我国茶饮探源[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7(6):36-39.[2] 李剑.积微累渐话药茶[J].中医药导报,2011,17(1):79-80.[3] 竺秉君.代用茶、混合茶、药茶起源初探[J].农业考古,2018(2):211-214.[4] 尚加芬.庞国明教授药茶“六仙饮”保健价值及药理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6):43-44.[5] 宋和平,曹烨民,郭义,等.《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中药茶调理偏颇体质的一致性测评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9,32(7):76-79.[6] 朱文佩,刘丽华.浅谈畲药食凉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7):40.[7] 缪佳,吴春晓,杨滢,等.中药茶饮对气虚及阴虚体质人群干预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6):-.[8] 徐淮.补气中药茶饮对气虚质人群的临床干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3):57.[9] 潘铨,刘忠达,陈礼平,等.畲药食凉茶组方结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3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3):49-50;64.[10] 潘铨,刘忠达,兰祝飚.畲药食凉茶组方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842-843.[11] 戈义峰.观察温针灸配伍中药茶饮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4):161.[12] 齐建军,吉永利,刘树芬,等.温针灸配伍药茶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55例[J].中国药业,2015(4):81-83.[13] 洪慧闻,赵晓威,张思淼,等.当飞利肝宁胶囊加中药茶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37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8,59(3):227-230.[14] 梁亚飞,储心乔,申玉行,等.基于浊毒理论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1):78-80.[15] 王德学,丁庆学.降脂茶疗方结合中药外敷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4):67-69.[16] 陈川,杨英,袁新国.太极拳运动结合中药茶饮对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7):4235-4238.[17] 彭玉清,刘洋,葛辛,等.中医健腹操加药茶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9):980-982.[18] 王洪新,马朝阳,吕文平,等.茶多酚工业化制备工艺发展历程及现状[J].中国茶叶加工,2015(4):15-18.[19] 付晓风,周瑶敏,吕伟生.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初步探讨[J].江西农业报,2012,24(12):127-130.[20] 靳文娟,谢娟平,鱼亚楠,等.紫阳富硒茶中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及纯度分析[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8,35(11):63-67.[21] 王伟影,毛菊华,王发英,等.基于一测多评法研究畲药食凉茶黄酮类物质动态变化规律[J].中草药,2017,48(12):2532-2537.[22] 唐健民,朱成豪,秦惠珍,等.神木天坑两种药茶同源植物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20,36(1):101-108.[23] 肖作为,陈光宇,葛云鹏,等.响应面设计试验法优化复方药茶饮料提取工艺参数[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11):56-59.[24] 延永,李玉萌,张亦琳,等.苦丁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性质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8,64(11):55-59.[25] 朱永兴.茶的功效及其运用(一)[J].中国茶叶加工,2010(3):43-45.[26] 朱永兴.茶的功效及其运用(二)[J].中国茶叶加工,2010(4):49-53.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网址: http://www.ddzgsyjzz.cn/qikandaodu/2021/0125/423.html



上一篇:当代欧美戏剧艺术构思的演变轨迹
下一篇:昆曲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 | 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当代中国史研究版面费 | 当代中国史研究论文发表 | 当代中国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